编辑|小智
注:视频从 29 分起正式开始极客之夜专场座谈。
1程序员,你加班吗?
二爷:提到极客的时间,我们通常想到的第一个话题是什么呢?是加班。无论是大公司小公司,还是国内的国外的,应该都有加班的现象,所以我们就从这个话题开始。在场的三位嘉宾,池建强、Angela、左耳朵耗子,是不是耗子哥在创业,所以加班会更多?
陈皓:我创业反而加班不多,但是也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创业的过程我觉得是这样,如果我做了一个加班比较严重的公司,那我还不如就直接加入加班的公司对吧?我就不用创业了。另外我觉得创业不是使蛮力的,我一直觉得加班是在使蛮力,所以我不加班。
池建强:我之前在锤子科技工作了几年的时间,锤子科技加班稍微有点多,但这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方式。在极客邦科技,开发极客时间这款产品的过程,基本上是从零开始。我们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把包括支付系统、用户系统、交易、底层所有的服务,再到上层建筑的构建搞定。在这个过程中,研发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在攻坚过程中是存在加班的。但这个加班是阶段性的,并不是六个月的过程中每天都要加班,这样换谁也受不了。
二爷:前段时间,吴恩达每周工作 60 个小时的言论一出,在国外引起了热议。实际上这个工作时间换到中国,恰巧就是 996 的工作时间。我不知道在硅谷那边的公司,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Angela:我们很少把它叫做加班,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之前也有人经常问我说我们有没有 996 这样的制度。其实硅谷很多公司,大家都会比较重视生活和家庭的平衡。比如说 10 点到 5 点这个时间你是在公司,这样你能参与一些讨论,然后剩余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甚至有一些人习惯了十二点去公司,五点钟可能去健身或者回去带孩子,然后晚上没有事了,九点钟之后再开始工作。加班另一方是你这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要在职场生涯上升得很快,那这种人就会比较玩命。这其实更多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陈皓:我之前在亚马逊工作,亚马逊没有强制加班,最苦逼的部门是 AWS。每天晚上 8 点钟他们才能下班,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到 AWS。亚马逊美国和中国都一样,基本上工作是早晨十点钟甚至十一点钟人才到,团队的人全部到岗,然后大家开一小时的站立会半小时的例会,然后就去吃饭了。吃完午饭回来工作一下午,六点钟准时下班就走了。其实这个就是还是把自由给到这些工程师,而不是说强迫你用制度去规范你什么。我个人特别反对 996 的工作时间,程序是个思考的工作,加班越多,脑子就越不好使,写出来的代码 bug 就越多。不去思考代码组织逻辑,反而追求怎么快怎么来,其实你花一星期做完的,未来可能要花两星期去返工,其实这是很没有效率的事情。
2为什么要叫“极客时间”?
池建强:极客时间这款产品最初的内部代号叫“宙斯”,内部的口号是“All in 宙斯”,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款产品进行。但这一直是个内部代号,一直沿用到了产品发布前,必须要给它一个产品的名字。逻辑思维的产品叫“得到”,我们能不能叫“失去”?大家一直想取一个两个字的名字,但并没有好的想法。极客邦科技最初还没有 InfoQ 的名气响亮,我们还是想去打造极客邦这个品牌,所以产品名就沿用了极客这个词。二爷经常把时间浪费在打王者荣耀上,我说你要多去用我们的产品,多去读文章,把浪费掉的时间去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我们希望用户能通过这款产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系统化地学习,所以最终它的名字就成了“极客时间”。
3技术大牛的持续输出(写作)是怎么做到的?
池建强:现在耗子哥就是我们极客时间的专栏作者,他的专栏名叫左耳听风,也是我取的,现在大家都叫我取名小王子。最开始耗子哥跟我说,他的正常写作频率是一个月一篇,但我们现在要的是一个月八篇。一开始他跟我们说一星期一篇,本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道理,我跟他要一星期五篇。没有任何疑问,他断然拒绝了。所以最后你来我往,定了一周两篇的频率。耗子哥写文章会查阅很多资料,所以他的文章深度上很有保证。二爷公众号是荐书,本质上还是一个做产品的思维。我更新频率很勤,在我每天很长的工作时间里也有部分时间花在写作上,写得很快,有时候就是随便写写,所以深度上是比不上他们的。
Angela:我觉得输出这件事,首先你要感觉到你输出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你才会持续地去做这件事情。我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多高大上,就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我尽可能的把它总结出来这样再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我能给带给别人的一点价值就是也许我的一些经历我的一些感悟对别人有一些帮助。因为我是这样的一个输出方式,所以我的写作方式就跟陈老师他们可能不一样,我没有很宏观,很系统地把什么东西都规划好,我可能更多就是率性而为。所以我的文章时效性很强,这其实就是利用碎片时间在思考和写作。上班通勤路上,无论是阅读还是构思文章,其实都是挺有用的,别把这个时间浪费掉了。
陈皓:关于写作,时间是一个要紧事。你只要想写,时间一定是可以挤出来的。你打游戏有时间,追女孩有时间,学习、写作怎么也不应该没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这件事的欲望有多深,或者说兴趣点有多高。我在极客邦的专栏里面写了一篇文章叫程序员变现,这是以前我记录的东西,只是做一点学习笔记,不曾想有一天我的学习笔记让我挣到钱,所以这对我是一个正循环,我觉得这个知识可以帮助到别人。我写文章有过不同的阶段,起初我是写文章让我获得了收益;到第二阶段,我的文章开始写出一些观点,开始变得有争议,但我敢于做这样的论点;第三阶段,发现以前自己写的东西很傻,进入一个写文章打自己脸的过程
4工程师如何输入?学习、成长
Angela:我跟别人可能不太一样,我在学校的时间太长了,从科大少年班到国外的博士,我的学校生涯让我的基础打得特别牢固。我在做 Manager 之前其实是会在团队里做一些 review 的工作,这个 review 的过程可以让我自己学习到很多。另外我也会经常看一些公众号,去了解大家都在关注什么,去更多地搜集一些资料形成知识面。再细化到各个具体的知识点上去深入学习,大概就这么一个从点到面再到点的过程。
池建强:我的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时间里,会关注基础的技术。我本科是学机械的,进入这个行业时很吃力。所以前半生的时间里,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系统地学习这些基础的知识。现在我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关注一个产品从大的方面去考虑,但是很多前沿的观点会看,因为如果技术同学跟你说一个东西而你完全不懂,那这样是很危险的。一般学习的时候看一些第一手的英文的资料。定一个目标,去促成这件事。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人,是肯定要花很多时间去跟进技术的,甚至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才是最好的。
陈皓:学习其实就是看你内心的渴望,老实说学习是逆人性的,顺人性的就是不学习、偷懒,王者荣耀。但这个逆人性的东西,一定是你对某一样事情有渴望才会坚持地做下去。我最初的两个欲望,一个是想去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巨头微软,因为我觉得那是最牛的公司,所以我要把自己提到那个高度。另一个是我毕业时,选择离开分了我一套房子的银行,去上海漂了两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反对我,我拍着胸脯说一定能成。所以很多时候人就要逼自己,走投无路了才有出路。
5关于成长?
池建强:在刚毕业的第一年到第五年要尝试,去成长。要时刻思考如何能进入领域的前百分之五。刚毕业是被动的状态,别人帮你规划好的路线。可能这个阶段比较适合的状态是,交给你一件事,你做好了,交给你另外一件事,你又做好了。嗯,那我有信心交给你更大的的更重要的事情。要有非常非常大的意愿,主动去 push 一件事情。
Angela:从哪几个方面可以去保持你的竞争力?实力、价值观、生长需求。你要了解你的优势在哪里,并始终保持你的优势,把你实力提高。在衡量一个人才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从代码、架构设计、过往经验、上升空间。这样阶梯式地逐层去考核,因为我们想看到那些不变化的扎实的东西。什么叫有上升空间呢?很简单的,这个人是不是有提示他就会就试着去做,对于做这个是不是有激情?还是说啊好烦啊我自己的东西都没做完还要学这个。是不是能把很多的技术整合,把事情做好。
陈皓:怎么去思考什么叫成长?成长就是离开这家公司还会有很多人要你。你做的事情肯定是让你的眼界更开阔,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的。其他的钱啊什么的都是附属的。这样到了 30-40 岁的时候,你必然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了,在这个时间前一定要让自己有做决定的能力。